厭食症與暴食症的共同特徵
厭食症與暴食症個案的共同特徵是對身體形象和體重的過度關切,甚至對身體形象想法扭曲。厭食症患者會想出很多方法來控制體重,當體重過分減輕時,個案會出現其他的精神症狀和身體症狀,常見的是月經停止、全身無力、腸胃不適等。暴食症可以說是厭食症的另一種變形,個案會自發性過度飲食,之後又加以自我嘔吐。
厭食症的流行病學
厭食症的在女性的盛行率4%到10%,有90-95%都是女性,發生在青少年到青年時期最多;暴食症發生的年齡比厭食症的年齡稍晚。有些人認為中上社經階層的人比較多。此外,某些特殊行業的人和面臨高度競爭性及較高工作壓力的人,如運動員、醫科學生、芭蕾舞星等,得病的危險性會增加。
厭食症的診斷標準
- 拒絕維持該年齡和身高應有的最低正常體重,導致體重下降比預期體重低15%;或者在成長期不能增加其應增加的體重,導致比預期體重低15%。
- 即使體重已經過輕,但個案仍強烈害怕體重增加或變肥胖。
- 對自己的體重、大小、身材之想法有障礙。例如病人在其瘦弱的情形下,仍堅信自己肥胖,或在明顯體重不足的情形下,仍相信自己的身體某部份太肥胖。
- 在女性病人預期有月經進行下,至少連續3次月經不來。
暴食症的診斷標準 - 暴食行為一再發作,也就是在各自獨立時段內,攝取大量食物。
- 在這段時間內,個案缺乏對飲食行為的自我控制。
- 個案為避免體重增加,定期從事於自我導致的嘔吐,使用瀉劑或者利尿劑,嚴格的節食或者禁食。
- 至少在3個月內,平均每週有兩次的暴食行為。
- 持續過份關心自己的體重。
厭食症的病因
早期厭食症被認為是心理因素引起,後來研究才發現其複雜性。
以生物學理論而言,過去認為決定動物是否進食的中樞是腦部下視丘,下視丘中的腹中核(飽食中樞)及側核(餵食中樞)發出訊號決定進食與否,後來發現許多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對飲食行為有明顯的影響,例如厭食症病人腦脊髓液中的血清張素(serotonin)較常人低。
以社會學而言,西方社會強調瘦才是美,造成婦女普遍對自己的體重不滿意。
以心理學而言,許多厭食症發病是在青少年,特別是女性,通常父母對他們都有高度的期待,因無法達成期待造成挫折,失去自尊與自信,轉而以飲食的控制來彌補內心的不足。
厭食症與暴食症的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是厭食症與暴食症的治療良策。
認知治療是利用會談方式,以生活中的環境做自我評估,使病人逐步了解飲食與低自尊之間的關聯並且加以澄清修正。厭食症與暴食症個案最常見的錯誤認知很多,例如「以偏概全」,認為自己唯一可以紓解壓力的方式只有吃東西;或者「過度敏感」,認為別人都在批評她的體重;或者「過度推論」,認為自己上個月胖二公斤,如此一年會胖二十公斤以上。認知治療就是逐步修正這些錯誤認知。
行為治療是讓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學會自我肯定及更多的社交技巧,並接受放鬆訓練以逐步修正個案對「吃」本身的焦慮,也就是從小量、規則飲食開始,挑選個案喜歡的食物、較不會敏感的食物,再逐漸增加量及其他食物。
由於厭食症個案最困難處在於個案經常缺乏動機,暴食症雖然有動機,但是挫折忍受力低,不能接受非立即見效的治療,所以心理治療通常不易進行。
暴食症的藥物治療中,抗憂鬱劑是最佳選擇。此外抗癲癇藥、鋰鹽在厭食症與暴食症的藥物治療中也被使用過。
嚴重厭食症個案,尤其是體重減輕到標準體重60%以下時,或者身體健康狀況已受到威脅,個案必須住院治療。厭食症的預後結果變異很大,多數研究報告中的死亡率小於5%,經治療後約七成病患體重可恢復到原有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