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死對亡的驚恐
- 死亡一直為人所厭惡,人在下意識中認為死亡不可能與自己有關,死亡總是因果報應或是一種懲罰。
- 下意識中常清楚意念和行為,如內疚和恐懼相對於忿恨,人不願意承認自己對已死的人存有敵意,故此種情緒被偽裝或壓抑。
- 古希伯來人認為屍體不潔,不可摸;美洲紅人向天空射箭以把邪靈趕走;用墓石壓住邪靈;守喪者向墓穴拋小石塊;軍隊在喪禮時鳴槍致敬;都顯示出對死亡的懼怕。
- 對死亡的處置:
(1) 死在熟悉而又喜愛的環境中,使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而不必去適應太多事務。
(2) 讓孩子參加談話可分擔恐懼,可以讓他們在心理上有所準備,視死亡為人生的一部份,助其生長與成熟。
通常人們把兒童隔離,閉口不談或編理由騙他,或紛送禮物。如此會造成小孩對大人失去信心,產生無法解決的悲怨,視其為一種可怕神秘而非常傷痛的經驗;或告訴小孩子,上帝太愛弟弟所以把他接到天堂,促使孩子永遠懷恨上帝。 - 人臨死失去選擇的權利
(1) 被緊急送醫過程中,被當作是一種東西而不再是一個人。
(2) 它需要休息,寧靜和尊嚴。
得到的卻是注射,輸血和切開喉管;如此機械化式非個人化的使用, 乃反映出治療者在逃避應付那將要來臨的死亡。
(B) 對死亡及瀕死者的態度 - 當人身體自衛能力日漸削弱,只好心理上倍加防衛
「我不可能現在就要死,這不會是上帝的旨意,因為在二次大戰中,子彈離我幾尺遠,祂也讓我生還。」 - 以前宗教告訴我們人有來生,在地上多受苦,以後定得報答。現在止痛劑已使人的受苦成為不必要,受苦也就成為沒有目的了。
- 各種以科技方式延長人的生命,冷藏死人,如非人被逼到要去面對這些問題,則一定會延宕。
- 只有在我們都能面對死亡之時,才可能獲得內心的平安和國際和平。
- 要不要告訴他已得絕症?
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我如何能和病人分擔這項惡訊?」
(1) 談論疾病而不會使病人覺得死亡已臨近,就是最佳的服務。
(2) 應當使病人認為這是一場需病人,家屬和醫生一同參與的戰鬥。
(3) 只要清楚告訴他一次,毋須強迫他立刻接受事實。
(4) 可坦白告訴他沒人能知道,他可以活多久,也不應該給病人一個確實的數字。
(5) 告知之前應先了解自己個人的態度,面對絕症與死亡的能力。 - 病人需要否認事實,是和醫生需要隱瞞事實成正比。
(1) 病人人格的形成,及過去慣用的態度和作風,也直接影響其反應。
(2) 醫護人員的焦慮阻止他們去和病人接近,分擔病人的心事。
(3) 患絕症的病人會越來越孤單,如果醫生對他失去興趣,就會使病人更加失望。 - 結論:
(1) 考慮「我們當如何和病人分擔這惡訊?」
(2) 首先考察自己對絕症和死亡的態度,然後才能鎮靜地和病人討論死亡。
(3) 鄭重又簡單地把事實告訴病人,就算當時聽不進去,以後也容易想起來一些。
(4) 設身處地的態度,並給予一線希望。
(C) 瀕死病人所採取的幾種反應
第一階段: 否認與隔離
「不可能的,我怎麼忽然得這種病呢?」
這是一種健全的方法,用來對付不安和痛苦。否認有一種緩衝的用, 可讓病人鎮靜下來,漸而發動其他緩和一點的自衛機轉。
(1) 只有在病人方便或能夠面對事實時才去談論如何面對死亡,當病人回復到先前的否認或是不能忍受時,談話就要終止。
(2) 離死期尚遠時即應談及死亡之事,但要出於病人要求。
(3) 延遲與病人談及死亡,只是我們的一種自衛行動,對病人並無助益。
(4) 否認只是一種暫時的自衛,不久就需要部分接受,大部分人不會堅持否認到底。
(5) 然而,如何才知病人不願面對現實呢?
- 談一些不相干的瑣事。
- 談一些對死亡或死後的幻想(本身即是一種否認)。
- 常換題目,前後互相矛盾。
病人既願樂觀一些, 也只好讓他做他的美夢,他們一方面面對死亡,同時也保持希望。
(6) 病人何時才會放下否認? - 視乎別人怎樣把事情告訴他。
- 有多少時間給他逐漸認識這不可避免的事實。
- 他是否有過應付困難情況的準備。
結論:
(1) 起初他不肯講話,就陪他坐一會兒,下次再去看他。
(2) 對他否認病情的意念,予以重視。
(3) 試圖透過顯明或隱藏的溝通,把病人的需要打探出來,人會以特殊的方法使人知道,唯有否認,他才不至於瘋狂。
(4) 讓病人為生存而繼續否認,卻隨時向他伸出援手。
(5) 要時常省察自己的反應。
第二階段: 憤怒
「為甚麼偏偏就是我,而不是他?」
(1) 病人的憤怒,可以隨時選擇環境和對象而發作,故很令人頭痛。他會無緣無故找碴整人,對家人沒有好臉色,使家人很難堪,甚至不想再來看他,如此病人益發悲傷,不安和憤怒。
(2) 病人覺得前功盡棄,人生皆成泡影,只有向那些有機會享受的人出氣,直覺得別人在身邊跑來跑去,叫自己知道自己不管用,醫生吩咐我不要動,卻每天回家享受人生,真是不公平。
(3) 病人力圖不被遺忘,大聲吆喝,引人注意:「我還活著,不要忘記我還沒死呢!」
(4) 其憤怒往往無的放矢,不幸把你中傷而已,此時向病人據理以辯其實毫無意義。
(5) 病人往往害怕自己沒法料理自己時,沒有人管,期盼能夠維持一個像人的人,保持其高貴感。
結論:
(1) 尊敬和了解病人,給他一點點注意和時間,他很快會和顏悅色,降低聲量,
他會知道他仍然是一個有價值的人,有人在照顧他,讓他在可能範圍內盡量運用他身體上的功能。
(2) 對病人有理或無理的憤怒,加倍容忍,並學習聽病人的傾訴, 因為讓他把
那一口氣出了,也好使它能夠好好接受自己最後的命運。
(3) 尊重病人的孤單和痛苦。
(4) 不要以為病人不願講話就是不能反應,只要有人坐在旁邊,他就不覺得孤單了。
(5) 給予病人一種「人的尊重」。
第三階段: 討價還價
「如果上天一定要我離開這世界,又不肯答應我含怒的哀求,要是我求得好一點,說不定祂會待我好一點。」
(1) 孩童行為: 當達不到目的時,則改變口氣以討得恩惠, 所以病人希望做好事期望延長生命。(拖延時間)
(2) 嚴重的罪惡感,需要更多的討價還價,而且到了期限又再次不守信用。
(3) 通常利用「完成某件期望」,然後又一次要求另一次機會。
第四階段: 沮喪
沮喪來自於:
(1) 過去的損失: 因病而產生經濟的耗費,失去職業,生活的失序,手術造成的改變等等。
(2) 將來的損失: 準備辭世的憂傷,利用沮喪做為一種工具,準備面臨一切可愛的東西的損失,也認定了自己沒有康復的希望了。
對策:
(1) 前者是反應性的, 好言相勸亦能稍微緩和,病人的內疚和莫須有的羞慚,醫生可和病人的家人討論,有關建立病人自尊心的各種方法。
(2) 後 者是預備性的,對鼓勵和勸勉不會生效的,這種沮喪是無聲的,那病人很快就要失去一切他所愛的東西,和所愛的人。如他能表示他的憂傷,有人能在他憂傷的時候 陪伴他,而不是不斷叫他不要憂傷,則有助於他對最後事實的接受,此時言語已是無用,只要你對他表示關懷,安靜坐在他身旁就好了。
第五階段: 接受
(1) 假如一個病人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如不是意外死亡),也有人幫助他度過上述的幾個階段,他就會達一個對於自己的「命運」,不再感覺沮喪或憤怒的階段。
(2) 此時他會為將要永別的很多有意義的人和地方而感傷,也能以相當安靜的期待來思想他正要面臨的結局。
(3) 當一個病人已獲得一點安寧和能接受事實以後,他的興趣範圍亦將大減,他寧願不受干擾,或最好不必被外界的新聞或問題所激動。
(4) 此時期中,病人家屬需要幫助,同情和支持比病人更多。
(1)不接受的被迫接受————— 掙扎到底。
(2)莫可奈何的被動接受————- 不掙扎亦不抱希望。
(3)平安自在的接受—————– 春花開,秋葉落。
(4)高度精神性的正面接受———- 生死一如。
第六階段: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