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診所

談親子間的和解

談親子間的和解
¦°

親子間的和解在每一個世代都是難解的習題。兩代之間隔著20 – 40年,父母生我大姊時是20跟19歲,生我這老么時是31跟30歲;而我生我家老大時 (當然是我太太生的)是26歲,生老么則是39歲,這一差就近40年了,父子年齡差距不可謂不大。年輕氣盛時認為時代進步快速人家外國流行喇叭褲、迷你裙,父母卻總是那麼守舊的要求我們,褲檔要高到臍上三指腹(哈!錯怪了, 那是學校教官要求的),裙角要蓋住膝蓋,站要有站姿坐要有坐姿;父親一皺眉,母親眼眶一紅,我們就知道事情大條了,兄弟姊妹各就各位,不敢輕舉妄動。當時流行那一句「代溝」(generation gap),是句新鮮時髦的名詞,而我們總覺得自己是代溝「下」的犧牲品。

曾幾何時,不自覺中當起了父母,想說不要和孩子中間有代溝,我們讀親子教育的書,學習當個懂孩子愛孩子的稱職父母,卻沒想到孩子卻對我們的關心嗤之以鼻;出門不打聲招呼,徹夜不歸也不告知,你找得要死,擔心得差點報警,回來只說一句話:「昨晚在朋友那聊得太high,就在朋友家睡到剛才醒,就回來啦!幹嘛等我?」,像是妳應該要感謝他,還記得回來一般;要嘛!整天守著電腦,戴著耳機關在自己房內,房間亂七八糟,除了上廁所開冰箱之外,妳見不到他個人影;再不,就要錢時才搭得上話,其他時候,像是個妳拜託他陪妳住的房客。當個現代父母怎落得這般田地?唉!時序一轉,我們竟又成了代溝「上」的犧牲品。悲哀呀!事情怎麼會這樣?

事實上,代溝就是各自站在鴻溝的兩邊,左邊看右邊覺得不對勁,右邊看左邊更是不爽,看起來距離不遠,可是要跨過去卻一不小心就跌個粉身碎骨,原因在哪裡?在缺一座連結的橋。在今天的社會裡,家庭成員越來越少,一個團體越小照理講是越容易溝通,但如同哪一位詩人說的:「人的距離變得那麼近,為什麼心卻是離得那麼的遠?」。「溝通的果效」其實不在於天天見面說話,不在於是否懂得溝通技巧;重點在於如何讓對方願意溝通,有沒有用心溝通。很多時候我們只想照我們的想法灌輸給孩子,用我們的做法去愛孩子,卻忽略他獨立存在的意志,不曾靜下心傾聽他的心聲,感受他成長中的慌亂與無助。

人的成長都有個叛逆的「青春期」。在一次演講分享中,我詢問祖父母級的松年團契成員,曾否叛逆過?多半的人都否認,都說早年父母要求嚴苛,都嘛規規矩矩的讀書做家事,哪敢叛逆什麼的?我說那妳曾否,在父親腳步聲漸行遠去之時,拉開鎖緊喉頭的那顆鈕扣?把蓋到足踝的裙角拉上膝蓋?你曾否趁父母不在時,翹起二郎腿?拿出撿回來的菸頭,假裝瀟灑的抽它幾下?大家才終於會心的莞爾一笑。年少輕狂時偷偷做一點父母不准許的事,在表達著,嚮往成就自己是一個獨立個體的願望,它像蝴蝶要從一個難看、不起眼的蛹中,破繭而出,所做的掙扎和努力;做父母的要面對它,只能在一旁乾著急,從心底熱切地盼望與加油。我們常犯規(違反然法則,不是犯錯)的幫他剪破繭,想說:這助他一臂之力就是幫助他、愛他,然而卻適得其反,使他失去自己定義自己的機會,他會徬徨而失去自信,終而恨妳奪去他成就自己的機會。又或是我們恨鐵不成鋼,怕他在人群中落伍脫隊,於是焦急中脫口碎碎唸,像以重播的錄音帶一般(參閱You Tube【The Mom Song媽媽之歌】),引發子女的厭惡,聽而不聞,用不當的行為惹妳生氣以為抗議,造成兩敗俱傷,災情慘重,妳的愛成為孩子沉重的負擔;這其實不全然是妳的錯,只是我們以為愛就應當這樣,卻不知擔著心卻要放開手,關心是要站在他欲破繭而出的心境出發,妳適時伸出關愛的手,孩子才會欣然順勢接受。

學習當孩子的朋友。叛逆期的孩子最需要被人尊重,朋友之間的互相需求和尊重,正是建立他們形成完整人格,和成熟人際關係的滋長養分;嘗試進入孩子的世界,其實也是為人父母重新體會年輕時光的機會,轉換心境,換一顆願意冒險嘗鮮的心,那會是你和孩子建立新關係的契機;去學習「滑玻璃」這新世代技術;這個電子科技迅速變化的世紀,捨棄學習新技術的企圖,就會永遠落後在鴻溝的那一頭;這時代,哪個孩子會願意,和一個不懂得滑手機的老骨董,搭起溝通的橋樑呢?在同儕面前承認有一對LKK的父母,那有多難堪呀!就像妳要承認家裡有一位不上進,吃了米的兒子,不也是那麼困難、沒面子嗎?給孩子知道他有一對上進的父母,懂得欣賞他,讚美他,以他為榮,不自以為是的父母,代溝才得以消弭。

部份文章為網路上摘錄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馬上移除!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