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創傷後壓力症」?
一個人經歷創傷性的事件(traumatic events),親身經歷或目睹他人遭遇死亡威脅或嚴重受傷,因而感到極度驚嚇、恐懼或無助,令情緒大受困擾,影響正常的工作、家庭或社交生活,如果情況持續超過一個月,便可能是患上「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 PTSD)。
創傷性的事件,泛指令人異常驚恐、失控、精神困擾、超乎平常應付能力的事情,例如天災、戰爭、恐怖襲擊、綁架、導致傷亡的嚴重車禍、意外、罪案、自殺等。大約有一成經歷創傷性事件的人,會患上「創傷後壓力症」,症狀可以在短期(如三個月)內消退,也可以在事發一段時間(如六個月)後才出現。
「創傷後壓力症」最初被用於診斷二次世界大戰後軍人出現的症狀。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於一九八零年把「創傷後壓力症」納入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第三版 (DSM-III) 中,成為焦慮症之一種。
「創傷後壓力症」包括以下三組病徵:
腦海中重複浮現事發的情境,發相關的惡夢,或產生如置身其中的行動、感受和生理反應;
設法逃避有關的人物、地方、活動、思想或話題,記不起該事件,對人和事變得麻木及疏離;
失眠、煩躁易怒、精神不集中、過度的警覺或驚嚇反應。
經歷創傷性事件易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遇到創傷性事件的人,以至事件中的目擊者、救援人員、採訪記者等,由於曾受到生命威脅、或目睹血肉模糊、哀痛無助的情景,在震撼、驚惶、沮喪中承受極大的創傷性壓力,足以令人崩潰,甚至改變了性格和信念,例如覺得世界很不公平、危機處處、對自己產生懷疑、對人不再信任等。
此外,遭受創傷性事件者,更容易患上抑鬱、焦慮症、身心症或濫用酒精、藥物等。他們常會因自己在災難中僥倖生存而感到內咎(survivor’s guilt),也可能會做出衝動或自毀的行為。
並非每個遇到創傷性事件的人,都會患上「創傷後壓力症」。研究顯示,會否發病與某些因素有關,如家庭背景、童年經歷、性格、精神病歷、過往的創傷性經驗等。而應付危機的能力、人際支援網絡及對該事件的看法,也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如何分辨正常壓力反應與「創傷後壓力症」?
由於創傷性事件屬於異常的情況,短期內有下列壓力反應是正常的:
生理方面:失眠、胃口轉變、頭昏腦脹、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腸胃不適、肌肉緊張、抵抗力弱
情緒方面:擔憂、不安、恐懼、煩躁、內咎、情緒低落
精神方面:混亂、善忘、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消極負面
社交方面:冷漠、孤立自己;怪責、不信任或過份依賴別人
通常這些自然的壓力反應,會隨着時間而逐漸減退。但假如情況持續近一個月仍未改善,便不能掉以輕心。此外,以下的表現也可能是早期「創傷後壓力症」的徵狀:
災難情景不斷重現,無法擺脫
經常發重複的惡夢
濫用酒精或藥物
煩躁易怒、情緒失控
持續抑鬱、逃避與人交往
出現恐懼症狀
驚恐發作
精神恍惚,像失去知覺
記憶或語言能力受損
怎樣預防「創傷後壓力症」?
危急事故壓力管理(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是由一些受過有關訓練的專業人員,以集會、小組或個人的形式幫助經歷創傷性事件者應付正常的壓力反應和舒緩情緒困擾,使他們盡快回復正常生活,預防情況惡化或發展為「創傷後壓力症」。
面對創傷性事件造成的壓力反應,可以嘗試用下列方法幫助自己復原:
接受自己暫時精神差、睡不好,以及各種身心反應,因為這些反應是正常的。
維持日常的作息習慣和生活規律。
盡量休息,有充足的睡眠。
飲食要定時及均衡,低脂、少糖和少鹽。如胃口欠佳,可少食多餐。
做適量的運動、娛樂或鬆弛練習,有助減壓。
跟家人及親友相聚,接受他們的關心和支持。
與別人傾談,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多作日常生活的決定,讓自己感到生活仍在掌握之中。
切勿借助煙酒或濫用藥物來減輕痛苦。
不宜作人生的重大決定(如辭職)。
至於家人和朋友,可以多認識正常的創傷性壓力反應,主動陪伴和關心經歷災難者,鼓勵他們抒發感受,並用心聆聽,給他們耐心、肯定和安全感,也給他們適當的私人空間,協助他們處理一些日常的事務。由於他們受精緒困擾而傾向逃避與人接觸,親友宜多加留意及關懷他們。如果精況持續沒有改善,甚至有惡化的跡象,應及早向精神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