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保的特色是就醫方便,想看什麼科,幾乎當天就看得到。但看診次數多,相對的醫師能分給每一位病人的時間就少。精神科也不例外,雖然台灣精神科看診時間通常比看感冒還長,但比起「先進國家」的精神科醫師還是短了許多。
在精神科醫師學習過程中,常從書本、期刊以及前輩的教導裡學到,精神科藥物牽涉到對大腦神經細胞的神經元、突觸與神經傳導物質受器(receptor)的調整,通常要兩三星期藥效才會漸漸出現,有些病人甚至要等待更長的時間,所以不能太急著換藥,如果等兩星期感覺沒效就換藥,也許是犧牲了藥物原本會有的療效。
不過,現在在台灣精神科門診,大量接觸來自第一線的病人,絕大多數都不是教科書上研究的典型重度病人,更多是接近俗稱「自律神經失調」、「腦神經衰弱」或「壓力症候群」,中輕度的混雜焦慮、憂鬱、失眠。許多病人在會談十幾分鐘、拿了一星期藥物後,下次回診就跟醫師說覺得好多了。怎麼這麼快?有點不合常理。但這也不表示病人「沒病」或「只是心理作用」,有幾個常見的原因是:
一、睡眠比你想像的重要:當焦慮、憂鬱症狀變嚴重時,睡眠常就開始變得困難。然後輾轉反側的睡眠品質,又加重了焦慮與憂鬱。精神科醫師常會開鎮靜劑讓病人在睡前能放鬆,較快入睡。睡一覺起來,精神變好,原先的惡性循環就消失了。連續失眠一星期,身心狀況就會開始變差。反之亦然,好好睡一星期,也會有睡眠的治療效果出現。
二、醫師的話有「支持性心理治療」與「認知心理治療」的效果:短短十幾分鐘問診,通常不會進行深層的會談,不過經由中立的專業人士講出的話,對某些病人會有「再確認」的效果,在支持病人同時,也讓病人調整思考方式。一些因為恐慌、焦慮產生的身體症狀,在醫師的分析後,病人不再過度擔憂,原有的症狀就沒那麼難受了。
三、病人聽到想聽的話了:因為長期壓力、缺乏運動,持續傷害大腦功能,最後導致憂鬱、焦慮、失眠,這些資訊不難取得,但病人自己畢竟不是專業人士,不敢自己判斷是怎麼回事。經過問診,病人更堅定自己「要調整生活方式」的信念,同時也取得要求別人配合的合理性,一些人際壓力可能也因此減輕。中輕度的病人,在一些調整後症狀減輕,自己的意志力就容易發揮出來了。
這些服藥一星期就覺得症狀大幅改善的病人,有些會繼續服藥一陣子以確保療效,有些就這麼消失不再回來,有些在消失一陣子後又再出現,因為原本已經減輕的症狀又出現了。身心科的問題往往是「多因子」決定,所以該服藥多久,沒有標準答案,只有研究統計可以告訴我們,持續服藥多久可以降低復發率,但服藥太久的「邊際效應」會大幅下滑。對中輕度的病人來說,看診、服藥、改善睡眠、加強運動、調整生活步調,這是個起點。看診服藥會讓第一步容易跨出,但如何持續改變生活方式、調整對待外界人事物的互動模式,這還是需要長時間投入心思來設想、執行,有時不是單單吃藥就能完全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