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9月初,人們的熱門話題往往是“上學”,但廣西不少醫院心理門診卻遭遇了“兒童熱”。
兒童心理問題患者基數大,大人不可不察
廣西醫科大學心理衛生中心主任孫華副教授,最近20個工作日接診了兒童心理衛生問題患者100多人。該中心前來問診的兒童平均每天5人次,約占所有病人的三分之一,暑假最多時達到一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心理門診每天接診的兒童心理問題患者則多達10到15人。南寧市第一醫院心理諮詢科蘭燕靈主任醫師經歷的情形也差不多。她做過一項調查,南寧市兒童心理問題的發生率為12%到13%。
據中國心理學會對全國22個省17歲以下的青少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統計報告顯示,至少有3000萬青少年受心理疾病困擾,而中小學生發病率竟然高達21.6%至32%。兒童癔症、網路綜合症、抑鬱障礙、兒童強迫症等心理疾病的青少年患者也逐年增加。
專家認為,兒童心理問題大多是兒童情緒問題,部分為精神疾病。而情緒障礙、交流障礙、多動症、抑鬱症、焦慮,以及學習困難、拒絕上學等症的患病率相對較高。
“兒童抑鬱症容易導致兒童青少年自殺,因為孤獨症、精神發育遲滯、精神分裂症等兒童心理疾病致殘的兒童占殘疾兒童的20%。一個患有心理疾病的兒童花費每年是正常兒童的4倍以上,成年後發病率比正常人高10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心理科副主任吳歆的介紹頗讓人驚心。
“現在社會對兒童心理問題的認識呈現兩極分化的狀態,極少數專業人士危機感很強,但絕大多數人的態度是忽視和誤解。”孫華表示,“來看病的只是冰山一角,兒童心理問題患者基數大、低齡化趨勢明顯、危害大、形勢嚴峻,已是不爭的事實。”
“死了就不用上學了!”――學業壓力“壓”出的兒童心理問題
吳歆曾接診過一位令她終身難忘的病人。8歲的小男孩小華割腕自殺未遂,手上還包著滲血的紗布,在父母的帶領下來到了她面前。
“你那麼小,為什麼要自殺呢?”面對吳歆的詢問,小華斬釘截鐵地說:“死了就不用上學了!”
原來,父母一直希望原先排名全班第五的小華“段考”能考進前三。由於壓力過大,小華漸漸發現自己看不進書,害怕去學校。甚至一到學校,肚子就會痛,有時甚至痛得唇白冒汗,十分痛苦。父母以為他自暴自棄,就逼他上學,稍有不從,就拳打腳踢。小華終於不堪煎熬,割腕自殺。幸虧發現及時,才脫離了危險。
吳歆曾對類似案例有專門的研究,並率先提出了“拒絕上學”病症。“小華屬於‘拒絕上學’病症的典型例子,他表現出對上學巨大的心理恐懼,學校、家長知情,但強制上學無效。”她說。
吳歆介紹,全國約有5%的兒童患有該病,而該病的主要誘因之一,就是學業壓力。通過心理和藥物治療,“拒絕上學”患者的返校率達70%。
“不願做小孩,要當大人”――家庭不和諧對孩子的影響
廣西防城市防城鎮第二小學2006年初在校內做過一項關於學生“煩惱”的調查,結果反映“煩惱”最集中的原因是家庭矛盾、學習壓力、同學關係等。有50%至60%的學生表示“不願做小孩,要當大人”,而他們的理由是“不想看到父母吵架”、“小孩受控制,沒有自由”等。
在一些不和諧的家庭,父母總認為雙方的感情雖已不在,但為了孩子仍應勉強維持一個家庭,殊不知父母相互之間的不信任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傷害。四年級的小輝在調查留言上寫到:“我想快點長大,賺了錢搬出去住。因為媽媽說爸爸有‘二奶’,他們整天吵架,然後一個不回家,一個去打牌”。
吳歆表示,家長一味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知識需求,卻忽視了心理需求,往往導致家庭這個溫暖的港灣成為孩子心理問題的發源地。
而孫華認為,我國實行的獨生子女政策,使整個社會人群產生非常重大的變動。這種背景下的社會關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係在歷史上是空前的,沒有任何經驗借鑒。現在獨生子女的父輩多是在兄弟姐妹間成長的。父母教育子女時潛意識會受到自己童年的影響,但面臨當今小孩沒有兄弟姐妹的家庭教育狀況,經驗是空白的。家長往往一味用自己的成長經驗來教育孩子,普遍沒有尊重、重視這一變化,與時俱進。在家庭交流、溝通上,就很容易產生衝突。比如,孩子沒有兄弟姐妹,他們的心理狀態如何,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從家長到整個社會都沒有真正意識到這種政策所產生的深遠影響。而目前也還沒有針對這個問題深入、系統的研究。
“我進修了心理學,回校照樣不能做心理輔導”――中小學心理教育的缺失
在南寧市一醫院,心理諮詢科實習生小曾向記者大吐苦水。
小曾是廣西一個縣級市的初中英語老師,在校處理經常遇到的學生蹺課打架問題時,她發現自己的心理輔導水準遠遠滿足不了需要,就向學校申請進修心理學。校領導很不理解:“你做心理輔導幹嘛?學校不需要這個。”
學校沒有批准,她只好自費到廣西醫科大學學習。
目前在南寧市第一醫院實習的小曾想取得從業資格後回學校為學生做心理輔導。但她仍然感到焦急與無奈:“我自費進修了心理學,回校照樣不能做心理輔導,只能繼續教英語!”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一些中小學雖然設立了心理輔導課,但教師大都由校醫或教導主任兼任。有問題時,至多是由班主任或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師找學生談談心,當孩子需要傾訴成長煩惱時,獲得的往往是流於形式的說教。
專職心理教師奇缺,兼職心理老師專業技能缺乏,使一些中小學心理教育陷入了“無米之炊”的窘境。
一位元初中校長向記者袒露了他的“難處”:“一方面,具備教學經驗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人才在地方非常少;另一方面,學校編制非常緊張,專門騰出一個編制給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不太現實。”
而一位班主任也表示,“學校重升學率,而德育在升學率上的作用沒有量化指標可以考核,造成心理健康課程在一些學校的畢業班普遍受‘排擠’”。
“看心理醫生,你得神經病啦?”――社會對兒童心理問題的忽視和認識偏差
“你們千萬別跟人說來看過心理醫生,否則他們會以為你有神經病!”這是記者在一家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候診處聽到一位“熱心”病友的現身說法。
7歲的小麗是她同事的女兒,患有兒童癔症。父母帶她去看心理醫生後,病情本來已有所好轉。怎料小麗看病的事情在社區裏傳得沸沸揚揚,並被改版為“小麗有神經病”。謠言讓小麗受到巨大傷害,病情急轉直下。有口難辯的父母只好帶她搬出了社區。
“心理疾病本身並不可怕,社會對心理疾病的認識偏差和對患者的歧視才真正是可怕的。”在採訪中,專家反復強調。
剛念完初二的小凱來自某縣的一所中學,個人性格內向,成績在班上排第11名。隨著初三的臨近,他感到壓力越來越大,與同學的關係也莫名其妙地不協調起來,整個人感覺特壓抑,於是自己偷偷來看了心理醫生,結果診斷為嚴重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確診後他的情況得到了學校和老師的重視,學校舉行了兩場全校性的心理健康講座,開設了心理諮詢室,並認真教授心理健康課。
“如果原來就有這樣的教育,我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了。”小凱一臉無奈。
受訪專家也不約而同地認為,其實許多兒童本身就存在心理問題,只是原來一直沒有意識到,現在才發現,這是如今心理問題呈現低齡化趨勢的原因之一。
“這本身也就折射出整個社會對心理問題的忽視和認識不足。”蘭燕靈主任指出,“雖然大家的認識在不斷進步,但忽視、歧視的觀念還是太普遍、太嚴重了!這往往拖延了患者的治療時機,影響患者的恢復,從而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呼籲:結一張預防兒童心理問題的“網”
防城市防城鎮第二小學舉辦的“解除煩惱,找回快樂”系列活動,通過一些列“小、快、靈”的活動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深受歡迎,效果明顯:
設立“解煩惱”信箱,建立愛心志願教師隊伍,學生通過“煩惱卡”選擇自己信任的老師,投到信箱,很快就會有老師來“解煩惱”。愛心志願教師把收集到的同學們的“煩惱”集中起來研究,彙集成“解煩問答”。
舉辦“解煩惱”主題會。由學生提出自己的煩惱,學校領導、老師當場回答。
組織“解煩惱”後有進步的同學到戶外采風;把頒獎現場搬到學生家裏;邀請家長參加“教育藝術研究會”、“家長教育講座”等講座、交流活動。
活動開展以來,共為1000余學生“解煩惱”,滿意率達98%,而全校學生都參加了“解除煩惱,找回快樂”系列活動。如今,在學校裏,學生、學校、家長關係和諧,學生普遍都感覺“我很快樂”。
孫華副教授表示,有的小學由學校牽頭,教育行政部門、心理工作者、家長、社工、學校、專家等多方合作組成關心兒童心理健康工作組,保障學生心理健康。這種做法值得宣導,他也希望可以有更多這樣的平臺,為兒童心理健康服務。
教育部頒佈的《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明確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專家表示,兒童心理問題的誘因很繁雜,防治兒童心理問題是一項龐大的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結成一張“網”,關注、保護和引導兒童的心理健康。社會應真正普及心理知識,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和矯正人們對心理問題的認識;政府應加大對心理健康的重視與支持;建立有作為的心理衛生工作組織,切實推動心理事業的發展;家長主動閱讀關於兒童心理發展和青少年教育的書;醫療機構開設兒童青少年專科門診,並加強研究,提高治療水準;學校應切實加強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和教育,讓德育與智育和諧發展;各方共同抵制不良資訊向兒童“入侵”,將優秀的文化產品呈現給兒童。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