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診所

慮病的代價

王丹急著從美國飛到台灣,檢查自己是否罹患腦瘤一事,幾個禮拜前吵得沸沸揚揚,網路上那麼多人吵來罵去,都只聚焦於特權與人道孰輕孰重這一類政治議題,那麼多人費了那麼多筆墨,寫得義憤填膺或者正氣凜然,根本都在浪費大家時間。

這事情的重點只有兩個字:慮病。

慮病的表現如下,越多項越嚴重:

  1. 我擔心我的健康。
  2. 我擔心我有,或者將會得到重大病症。
  3. 我擔心身上的某些感覺與改變是重大病症的跡象。
  4. 我發現很難控制或擺脫我的健康憂慮。
  5. 我在腦海裡檢視身心出問題的跡象。
  6. 我把注意力聚焦在身體的某些感覺或症狀。
  7. 我很難把注意力集中在身體感覺或症狀以外的事物。
  8. 我在身體上檢視症狀或變化。
  9. 我經常看醫生,討論健康方面的疑慮與症狀,或者接受檢查。
  10. 我躲著醫生,因為我太擔心我的健康或者檢驗結果了。
  11. 即使醫生保證沒事,檢查結果沒有異樣,我還是持續擔心我的健康。
  12. 我搜尋關於我的症狀的資訊,比如透過網路、書籍或者診所小冊子。
  13. 我和家人朋友討論自己的症狀。
  14. 我避開會引發健康憂慮的人、地、活動。
  15. 我避開會引發特定身體感覺的人、地、活動。

簡單講,就是把一些無害、正常、短暫的生理現象,想成了危及生命的重症,這是一種健康方面的焦慮,這類人對於疾病的跡象特別敏感,身體一有異樣,小小的問題,馬上要找醫生做檢查。檢查結果正常,幾乎都是正常,心中大石頭放下,但重點來了,沒多久,又開始擔心別的方面的病症。

有慮病傾向的人,通常會導致兩種因應行為,一個是到處尋求保證與安撫,比如重覆看醫生、做檢查,以降低焦慮,另一個是反向的,鴕鳥式逃避,儘量不看醫生,不進醫院,以免引發焦慮。

慮病的循環通常是這樣:

●先有一個負面的健康方面的經驗,比如親友或周遭的人得了重病死掉,自己得過重病,或者接觸了重大疾病資訊,

●而誘發了健康方面的易感性,對於疾病的警覺性升高,以為自己的身體某方面特別脆弱,

●然後透過個人方法試圖保護身體健康,比如形成一些保健方面的習性或者成見,而且對於某些身體感覺或生理訊息特別會去注意,

●於是形成了健康焦慮的特質,

●接著偶然間有了一個誘發因子,比如身體哪裡不適,或者讀了什麼醫療資訊,

●原先保持的健康方面的成見被啟動,比如「我如果不密切注意這些症狀,可能會死掉」,

●然後開始有一些疾病方面的自動思考,不假思索就做出嚴重的推論,比如:啊,這症狀看起來,應該就是得了癌症!

●再來當然是開始焦慮了,

●於是,心思專注在身體訊號與疾病上頭;反覆做檢查尋求醫生保證;或者反向地逃避,不看醫生不做檢查,眼不見為淨,而這些都是因應焦慮的方式,

●問題是這幾種方式都是不好的因應慮病傾向的方式,短期來看,做了檢查可以放心,或者身體輕鬆,但這樣的慰藉通常都不會持久,一陣子以後,就會出現新的健康焦慮,周而復始,導致慮病越來越嚴重。

怎麼辦?其實,慮病的焦慮,都是自限性,你如果能夠忍住,不要去重複做檢查、尋求保證,它自然會消失。

但如果真的有腦瘤呢?如果有萬分之一的可能呢?重點來了,這就是慮病者的罩門所在:放不下那萬分之一的可能危險。

這是一種深層的,對於自己身體完整性、持續性、穩固性的不放心,通常有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

慮病擔憂過去,檢查一切沒事,自己造難關給自己過,浪費時間與心力,甚至折損了形象與名望,這是慮病的代價。

如果有這樣的醫療知識,看待新聞事件時,觀點就會不一樣。

部份文章為網路上摘錄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馬上移除!感謝您。